学院于2004年开设护理专业,于2005年初正式成立医护系,2009年9月成立医学部。学部下设护理系、基础医学系、制药系、中心实验室,共有4个专业:护理学、药学、应用化学(制药方向)、药物制剂、高级护理(专科)。现在校学生共计2500余人。医学部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各方面皆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三育人先进单位、继续教育先进单位、优良学风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部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医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等措施,通过自己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梯队更合理,素质更优秀。目前学部拥有专职教师42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0名 ,讲师20名(含实验师),助教4名(含助理实验师);博士3名,在读博士1名。近年来,学部加大外引内培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学部每年新增各类教科研项目十多项,教师每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和北大核心论文十余篇,为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学部坚持让骨干教师下临床和企业一线,并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培训,2017年下半年至今已派送出去学习提升的教师就达20余批次,外出交流覆盖率达70%。
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方针指引下,学部加强专业建设力度,2019年医学部护理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专业教师团队获批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2021年医学部“护理学”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教研室”获批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医学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15年12月获批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教育理念先进、实验设施完善、实验装备精良、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队伍结构合理,实施有效的开放式管理。中心拥有资产1500万元,其中设备总值898万元,设备台(件)数1170件,所有仪器设备除实验教学和实训时用,平时对师生开放,设备利用率为100%。中心制订了实验队伍培养培训制度,鼓励与支持实验教师在职提高学历教育,参加岗前培训和实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专兼职的精通仪器设备操作人才,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利用率。中心实行开放式运行模式,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为学生们走向医院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共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余家,几乎覆盖了湖北省内所有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并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学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与发展专业能力,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与医学相关的活动。学部每年组织“五.一二国际护士节晚会”、义务测量血型血压活动、护理技能操作大赛、养老院为老人测量血压、解剖手绘展等。此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比赛,发展和培养一批在创业创新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2017年,胡锦润同学和方思佳同学分别代领团队获得挑战杯省级三等奖,丁伊晴同学获得冬季全国桥牌通讯赛特等奖,张雅洁等三位同学获得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一等奖,王子琪同学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健美操艺术操比赛时尚健身操一等奖等。同时学部还积极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器,应急杯,创业沙龙等活动,2019年,护理学学生徐前获评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
学部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与湖北省乃至全国30多家单位签订了实际就业基地合同,每年定向安排应届毕业生实习就业,并邀请知名医疗卫生单位来yl23411永利集团官网登录召开专场招聘会招聘学部应届毕业生。学部就业率近四年来都达到了93%以上,签约率每年都在70%以上,毕业生大多数就业于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各大知名医院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等。
自2009年来,以学院为单位组织护理应届毕业生报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全国通过率仅有58%的前提下学部应届毕业生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本科通过率历年均为98%以上,保证了应届毕业生能够即时上岗。
专业介绍
护理学(本 科)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护理学实际工作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
就业方向:
由于社会需求量大,护理专业毕业学生就业面广,就业形势良好。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各级医院和医疗机构就业,从事包括各科专业临床护理工作、社区健康教育者、康复中心护理师及其他相关行业工作。同时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签订了订单班培养协议,就业有保障。
药学(本科)
(本专业为我校2020年新增专业,社会关注度高,行业需求量大,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能系统掌握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临床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筛选方法,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原理、方法,具备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检验、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层次药学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仪器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
就业前景:
省市级二、三甲医院及急救中心药剂科、社会药房等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医药公司、连锁药店从事药品销售、用药咨询等工作,通过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后,可作为法人开办药店;
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
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药品监督管理、检验等工作;
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医药企业从事新药研发等工作;
疗养院和康复机构从事药品调剂、用药与保健康复、用药咨询等工作;
海关、质检、质监等部门提供药学专业服务工作;
省市药学会、教育、培训等领域从事药学专业相关工作。
应用化学(本 科)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化学、生物和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药、化学、化工、食品、生物、轻工、环境和材料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生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药厂车间工艺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属于应用性理科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制药、化学化工及相关企业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在与化学、生物和制药技术相关联的食品、轻工、材料和农业等领域从事食品、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农药和兽药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科学研究。
药物制剂(本 科)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化学、生物和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从事药物原料、药物制剂与制剂技术相关联产品的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质量控制以及医药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医药市场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生物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药事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属于医学门类药学类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毕业后可在医院药剂科、药检所、医药科研或生产单位从事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质量控制、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也可在与药物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食品、轻工、化工和农业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