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 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和知识,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实现工业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生产。培养从事机械生产领域内的设计制造、产品研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动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3D建模及打印等课程。

三、就业前景

    我国把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造行业是现在及未来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就业岗位: 机械设计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机械工艺工程师、机电工程师、产品销售经理等职位。本专业近年考研录取率15%以上,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 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工理论基础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以及电气工程和自动化领域的专业技术,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工程建造、系统运行、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应用及企业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电力系统与保护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器与PLC控制、智能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程序设计等课程。

三、就业前景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电力、电子、通讯、机械、交通、物流、建筑、新能源等行业从事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以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就业岗位:电气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二级机电工程建造师、高压变频项目管理工程师、PLC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电气设计师、电气销售经理等。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本 科 )

一、培养目标

    机械电子工程教授机械、电子、现代化控制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机械电子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综合训练,掌握机械与电气工程基本技能;能从事现代机电一体化领域的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信号测控、设备检测、运行管理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培养从事机电一体化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产品研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机电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原理、机电传动控制、传感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测试技术、EDA技术、工业机器人理论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虚拟仪器、工业机器人系统仿真、工业机器人生产线集成应用。

三、就业前景

    毕业生具有宽口径、重实践、富创新的特点,还有融合掌握多学科基础理论的优势。可在仪器仪表、轨道交通、机械加工、电子制造、新能源等行业从事自动化成套装备中机电产品与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就业岗位: 机械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机电工程师、销售经理

 

专业名称:自动化(本 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流程自动化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与检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自动化工程及技术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开发、维护、技术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富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PLC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程序设计等课程。

三、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下列工作:一是到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电力装备、机械装备等企业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设备开发制造、系统运维以及自动化系统架构设计、程序开发、系统维护、数据分析等工作。二是到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研发部门从事自动控制技术开发、设备研制,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自动控制技术服务等工作。三是主要到各类电子类开发公司,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营及维护工作。

    就业岗位:自动化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产品设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自动化销售经理等

 

专业名称:机器人工程(本科)

一、培养目标

    机器人工程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与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培育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控制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和工业自动化专业技术知识,以机器人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微处理器应用、机器人控制技术与系统集成及编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软硬件相结合、强弱电相结合,具备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开发以及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机械工业智能制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在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制造、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三大专业领域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自动生产线和智能工业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编程调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仿真、机器人控制器设计与编程、智能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电器与PLC控制、智能控制技术、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现场总线技术等课程。

三、就业前景

    就业范围: 毕业生可从事机电行业中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工业机器人生产与应用的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我国把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造行业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工业机器人是我校机器人工程专业特色,我校与江苏汇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器人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我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工作的发展。

    就业岗位:从事自动化成套装备中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现场编程、调试、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人机界面编程、生产技术管理、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专业名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汽车技术基础,对汽车工程实现技术支持,具有现代汽车服务理念和职业素质,掌握汽车技术、汽车运用、汽车服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在汽车运用领域内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贸易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三维建模技术基础、汽车仿真技术基础、汽车维修工程、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汽车NVH技术等课程。

三、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汽车检测与维护、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运输、物流经营等领域从事车辆管理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或选择报考相应院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

    就业岗位:汽车设计工程师、汽车电子工程师、汽车试验工程师、汽车售后服务工程师、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维修检测工程师等。

 

专业名称: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本科)

一、培养目标

窗体顶端

    本专业适应互联网+汽车智能产业的发展,培养具备车辆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多学科基本理论,掌握无人驾驶技术和车身控制技术,智能汽车道路管理系统和智能汽车控制系统等专业知识具备汽车智能系统应用、汽车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调试、车联网产品应用及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窗体顶端

    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传感器及应用、汽车智能技术原理、车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车载网络应用技术、汽车仿真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等。

三、就业前景

    毕业生能从事汽车控制系统和汽车智能仪表、以及车载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工作;能从事汽车系统及汽车智能设备的生产、调试、检测及试验工作以及相关产业的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就业岗位: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工程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师、车联网应用工程师等。

Baidu
sogou